大学的那十一个非主流实习 My 11 internships in college

似乎又到了找实习的时间了,最近又开始有小朋友来问我相关问题。下面这篇文章几个月前在人人网上发过,反响很大,也放到这里来,或许更多有需要的人可以看到。这篇文章记录了我大学期间的十一个非金融非咨询非五百强实习,从小NGO到联合国,从中文杂志到纽约时报,从房地产到教育到环保。如果您是想走投行咨询道路,就不用费这个时间了;如果您想追求点别的,那或许此文还值得一读。

——————-

有很多学弟学妹来找我说,不知道自己将来该做什么。有很多学弟学妹问我,怎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也有很多学弟学妹抱怨说,除了四大,似乎没有什么工作可以做。我也常常觉得很难给出有效的建议——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慢慢尝试出来的,没有人可以斩钉截铁(并且负责任地)告诉你说,你就适合做这个——何况当年我也不是没有报过四大。于是我想把自己的实习经历分享出来——包括如何得到实习机会、在每份实习中做什么、学到了什么、对于每一次的下一步有怎样的影响,都展现出来,或许会对还在迷茫中的朋友有点启发。

第一份:南京大学心理学系Research Assistant
(委培年)
Why:当时有浓厚的做学术的志向,也有浓厚的对心理学的兴趣。
How:心理学老师是一个德国人,英语上课,我英语好,成绩不错,老师就问我有没有兴趣做RA,我当然说好呀。
What:工作任务很简单,就是整理归纳老师的研究课题下的中文相关论文,做英文的摘要给她。大约总共翻译归纳了三四十篇论文。
收获:认识清楚了几个问题——
(1)中文的文科学术质量真是糟糕,抄袭严重,方法漏洞百出;
(2)国内的心理学发展太落后;
(3)我对心理学依然有浓厚的兴趣。

第二份(不算实习的实习):民工现代性调查Researcher
(南京,委培年结束的暑假)

Why:学习了一年社会学,但空有理论,缺少实践;对民工群体也是一直关注的,觉得这一群流动的人口会对中国的未来产生很大的影响。
How:原本是一份申请南风窗项目资金的社会学调查计划,最后得到南大的暑期实践资金,就做成了。
What:计划准备了大约三个月,实践了一个月左右。经历了做一个社会学调查的完整步骤,从选题,到设计,到写问卷,到调查,到访问,到数据分析,到写报告,等等——现在看起来,咨询公司做的事情也不过这些嘛。关于这个经历,还可以参看我单独的日志:2006 – 南京市郊民工村社会调查
收获:
(1)一次非常扎实的社会学自我训练;
(2)和几十个民工的一手接触,是宝贵的经历,学会了从他们的眼光看问题;
(3)开始将以前口头的“社会关怀”落到实处;
(4)开始对社会学的方法产生怀疑。

第三份:世界宣明会,公民教育项目项目官员
(贵州榕江,港大Year 1的暑假)

Why:当时很希望去NGO有一手的工作体验,对“公民教育”又有特殊的兴趣。
How:通过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SII实习项目。香港人基本不愿意回内地实习,我就顺理成章的选了这个。
What:“项目官员”听上去很大,实际上我的工作责任也确实很大——其实宣明会在招我和我partner两个实习生之前,自己对公民教育也没什么概念。所以我们两人全权操作了整个项目:包括设计教案、选择合作学校、和学校所在村的村长/支书去谈以获得支持、招聘志愿者、管理志愿者、选拔学生、带课、做活动总结,等等。非常fruitful的实习。关于这个实习我还单独写过一些日志,可以参见:2007 – 贵州公民教育实践(一)贵州田野笔记之一:期望贵州田野笔记之:生活
收获:
(1)对中国农村的民生、教育状态有了一手的体验;
(2)对公民教育有了非常深入的理解;
(3)继续将“社会关怀”落到实处——相比前一份实习,现在从调查的表面走到了教育这个更带有real impact的层面;
(4)对国际性NGO的管理和项目操作有了切实的认识;
(5)确定了我对“公民参与”这个领域的学术兴趣,奠定了我升大二时候的专业选择——政治学+心理学;
(6)这个项目最后被我做成了“挑战杯”的参赛报告,拿了个奖,算是额外收获;
(7)通过做“挑战杯”认识了Nov,收获了本科期间最信任的朋友:)

第四份:《凤凰周刊》实习记者
(北京,港大Year 2的暑假——2008年奥运期间)

Why:由于学习政治学,当时单纯的希望找一家做时政新闻的刊物实习;又因为没有长时间在北京待过,单纯的希望去北京。
How:找的时候人在美国交换,电话联系了大概三十几家媒体——就直接打过去问要不要实习生。这个策略基本失败了。于是通过朋友找,最后是一个作家朋友帮我推荐给了《凤凰周刊》的副主编,两封邮件交流下来就确定了。当时还有可能去的是《南风窗》和《中国新闻周刊》,不过想到凤凰是在香港凤凰的保护之下,做新闻更有锋芒一些,就选择了它。
What:没有什么单独写稿的机会,基本就是帮记者查资料、做采访提纲、偶尔做两个采访。关于这个实习的内容和想法我写过专门的日志,请参见:媒体实习杂感
收获:
(1)认真的思考了自己究竟是否适合从事媒体相关的职业,答案是基本肯定的;
(2)对内地媒体的一次实地体验,很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确定了这不是一片适合理想主义者做新闻的土地;
(3)积累起来属于自己的最初的媒体圈的人脉;
(4)对北京很热爱,觉得以后迟早要回来;
(5)了解了自己缺乏的一些技能,包括对信息的处理、对采访的畏惧,等等;
(6)转变了之前一直坚定走学术路线的想法,觉得自己的性格更偏向实干而非研究,于是开始为毕业后找工作做准备。

第五份:DT Communications(殿堂公关)
(香港,港大本科毕业后的暑假前半截——两个月)

Why:之前的半年找工作很失败,处处碰壁;得到这个实习的时候其实已经拿到master的offer了,但觉得自己缺少在香港的实习经验。同时,自己对marketing有模糊的兴趣,但是需要更多的实际操作来了解。
How:DT的老板到港大做了一个关于social media marketing的讲座,其间我提问了,谈到NGO和marketing的结合的问题;结束之后发了一个thank you letter过去,老板回邮件说他们手头正在做一个环保的小项目,问我有没有兴趣去帮忙,我就去了——去了两次之后(其实也没干什么),他们就直接问我暑假是不是available,于是我四月底停课,五月头(paper还没写完)就去实习了——当时是那里唯一一个大陆人。
What:第一个月完整的介入了一个教育培训机构的创业项目筹备阶段,从找场地、设计教案,到打cold call、做网站,基本就是什么都做。第二个月帮忙了几个项目,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LensCrafter的roadshow和一个澳门的酒店项目。此时我开始对social media marketing有比较深的兴趣了,就跟老板要求做多这方面的工作——于是我的最后一个独立工作是帮公司设计social media的product package。
收获:
(1)简历上终于有了在香港的工作经历,这很重要;
(2)第一次有在全广东话环境的工作经历,从语言的信心上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毕竟用广东话办事和在hall里玩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3)终于对公关、marketing有了实质的体验,对乙方的工作压力也有了大致的概念;
(4)培养了自己在marketing最初的人脉和skills;
(5)第一份带薪的实习,虽然钱少的可怜,但至少是一个最基本的认可。

第六份:瑞安房地产(Shui On Land),租赁部(Sales and Leasing)
(上海,港大本科毕业后的暑假后半截——两个月)

Why:在北京和香港都有工作经历了,我继续实现自己对自己的一个承诺,那就是每年暑假要去一个不同的城市体验工作——于是就选择上海,想知道这个城市自己会不会喜欢、是不是适合自己将来的发展,等等。至于为什么做房地产——我也没想过的,它家招人呗。
How:听宣讲会、申请、笔试、面试,完全走正常流程,就拿了offer。
What:我被分在创智天地的地盘(复旦大学的同学们都知道吧),在五角场上班。基本就是做各种零零碎碎的小事:查这个房子有多高,那个商铺有多大,这个租客交了房租没有,那个装修是不是符合我们的要求,等等。后来慢慢争取到了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做,主要是做market research——关于我们这个地盘想要争取的产业,以及做market planning——当时的草案是做一个创意市集。这是最有意思的工作部分了。
收获:
(1)对地产业有了相对深入的了解——大公司的内部培训比较完善,各种资料也很齐全,我一不小心的成为了在内网上下载资料最多的人……
(2)对地产业也产生了相当浓厚的兴趣——这确实是一个能够make impact的行业,见识也可以很广,接触的人非常多;
(3)很确定我不喜欢上海……不想将来到这个城市长期发展;
(4)也很确定我对sales没有概念,对market research有很强的兴趣;
(5)对商业大公司工作的利弊都有了更多的认识。

第七份(不算实习的实习):TimeOut Hong Kong
(读Master of Journalism那年的冬天到第二年春天)

Why:想做英文的纸媒。
How:貌似是直接被院里牵线到了那里。虽然我的第一志愿是SCMP——负责实习的老师貌似直接觉得我英语不够好就没推荐我。最不靠谱的是,它家编辑跟我说,要去实习就先写点文章看看,我就开始写了,写到最后寒假都过完了,它还是没提转实习生的事情……免费劳动力就是这样产生的!
What:这是最水的一份实习了,基本我的工作就是每个月写三篇豆腐干文章,类似于“历史上的今天”这样的栏目,我从来没去过它家的办公室,只去过一次social event,跟负责我的编辑握了个手喝了个酒……
收获:
(1)好歹算是有自己的英文byline,虽然写的文章很水;
(2)见识了小杂志编辑部的不靠谱——决定要做媒体也要去有点规模的;
(3)写的过程中倒是对香港多了许多的了解,它的历史,它的风土人情。

第八份: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纽约时报下的国际先驱导报),Product Development Team
(香港,读Master of Journalism那年的寒假前半截)

Why:没有Why……这是一个扔给我的机会,我没有想到的。
How:当时IHT亚洲的主编在我的新闻学院开课,我是他的学生,在课上比较活跃,经常提问;学期结束的时候正好IHT要做一个网络项目的策划,就从那个class里面挑了三个人——一个亚洲人(我),一个美国人,一个欧洲人。而正好我也没找到实习……就欣欣然去做了。
What:这是一个持续两周的实习,由主编直接带team。实际上整个team只碰头了三次——两次在办公室,一次在咖啡馆,每次都是brainstorming+presentation,最后产出了一份项目计划。
收获:
(1)第一次在工作中找到了激情燃烧的感觉;
(2)确定了digital media是我一路尝试下来最想做的职业,没有之一;
(3)第一次有国际媒体的工作经验,认识到一个重要的事实:要做大事,就需要大平台;
(4)对于技术如何改变媒体有了非常广泛而深刻的认识,也意识到这两年是媒体的转型期,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5)第一次意识到,跟怎样的老板、跟怎样的同事合作是非常关键的,和有想法有见地的人共事绝对是幸福的事;
(6)意识到自己英文不够好;
(7)证明了自己对中国的social media的熟悉程度,这种来自同事的recognition很重要——其中一个同事后来的推荐帮助我找到了最后的工作。

第九份(继续不算正规实习):Clean Air Network,Social Media Marketing
(香港,读MJ那年的寒假,12月底到1月)

Why:希望进一步加深自己对social media的理解和操作;希望接触环保领域。
How:在亚洲博客节BlogFestAsia 2010采访了它的CEO,我就问,你要实习生吗,她说要,问我想做什么,我说我想做social media,她说太好了,她正希望开始用social media做marketing。就这么成了。
What:主要工作是针对博客和twitter,研究了许多twitter工具,查了很多香港本土的social media发展情况;主要是work from home,去办公室只是开会。最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产出。
收获:
(1)这是在环保领域的第一份工作经验——我是确实对环境工作感兴趣,但缺少相关背景,很难进入,所以这是一个很小但是很好的切口;
(2)意识到social media要做好不容易——成百上千个tools光一个twitter就能把人弄糊涂;
(3)观察香港本土小NGO的发展非常有意思;
(4)老板是一个非常capable的人——她以前是上海滩的创意总监……说做就做,雷厉风行;
(5)其实这个实习lead to fulltime job,但我放弃了,因为在我觉得自己需要一个更大的平台。

第十份:WWF Hong Kong(世界自然基金会),Communications Assistant
(读MJ那年的第二个学期,part time,从三月到五月)

Why:在环保的小机构做过了,我想再试一下大机构——当年在宣明会是在大陆branch,我觉得香港的NGO治理应该更高效正规一些,很想了解多一些。
How:在港大Career Centre网站上看到招聘通知——但完全没写工作内容;报名,第二天就接到电话让我去面试;面试第一个问题是我问对方这工作究竟是干什么的……囧。面试比较正规的,两个面试官,从personality到behavirol到strategy都问了,我答的行云流水——这似乎是印象中最成功的一次面试了,而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之前在Clean Air Network的时候,WWF曾经是我的research对象,对它做过完整深入的研究……
What:每周去一次办公室,工作一整天;基本任务是写稿——WWF和许多的刊物、网站有合作,要定期给人家供稿,于是我就上午写一篇,下午写一篇;零碎任务包括media monitor,就是整理WWF的媒体曝光程度之类;也做event——我参与组织了2010年的Earth Hour呢,就是那个熄灯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很开心的;还做一些小event,见见明星接待下记者。
收获:
(1)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环保类NGO之一,WWF确实有非常好的管理和内部资料库,从中学习到很多;
(2)WWF大约是branding做的最好的NGO之一了,这一方面也学到不少——从甲方的角度;
(3)意识到自己不喜欢在一个性别比例太失衡的环境下工作……
(4)意识到,在一个专业机构里,作为一个communications staff,永远只能是supporting role;
(5)更加明确了自己对环保领域的热情,也希望能够从更专业的角度去学习和做相关工作。

第十一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环境与能源处
(北京,MJ毕业后的暑假,五月到七月)

Why:我一直都想去联合国实习——可是它只招研究生以上学历,所以本科时候的申请都石沉大海了,而我的研究生只读一年,所以这个暑假是最后的机会了;另外我很思念北京,很想回去待一段时间;再者我很希望学习多一些环境领域的专业知识。
How:我是通过UNDP-PDF项目过去的,PDF是在香港的一个基金会,专门负责帮UNDP在香港招收实习生,并提供(不少的)实习津贴;过程也比较正规,申请、面试,等等。面试是在Hong Kong Club,比较高级,而且是五对一的panel面。当时PDF的人知道我会做网站之后很想把我转到Communication Team去,可是我坚决拒绝了——WWF的经验让我明白,只有到真正做项目的部门去才能学到真东西。
What:其实由于背景知识的缺乏,还是很难在项目上帮手——只能做做project summary,写写press release,等等。但我在看了两个礼拜资料之后决定更主动一些,于是给老板发了三个initiative,其中两个得到批准了——于是我最后在那里做的事情是给team的人上课,教他们用新媒体;同时我monitor环保领域的新闻,做weekly newsletter。(这里有一篇我的实习的相关报道)
收获:
(1)对联合国的认识深了许多——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2)那里确实有很多的资源,也经常有很好的培训;
(3)对环保领域的了解深了许多——不再和以前那样懵懵懂懂,开始有更specialized的领域关注;
(4)在北京很高强度的social了三个月,结交了不少有意思的新朋友;
(5)对于social media可以如何帮助发展类项目/机构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6)接触到一些平时靠自己不可能接触的人,例如奥美的亚太总裁之类的;
(7)积累了一系列环保新闻/资料的来源;
(8)Big names do help——虽然我自己不觉得在联合国实习有特别了不起的,也有很多自己的朋友在联合国机构工作过,但在必要的时候还是可以拿出来唬人的 :)

—————–我是疯狂实习结束的分割线—————-

在联合国实习结束后,我立马回香港找工作。7月29日结束实习,8月1日回香港,8月2日见了南华早报的主编,8月11日见了南华digital的老大,8月13日基本就拿了口头offer(当然同步我还面了另外一家公司,也是差不多的速度,基本没有什么悬念也能拿offer)。8月25日决定了去南华,9月1日正式上岗。

我现在的title是Social Media Editor(这里有篇相关报道),除了大家都知道的那些social media之外,还做独立的网络项目,角色有点类似Product Manager。现在的工作充满挑战和乐趣,老板和同事都很smart,项目也充满公众关怀(手头的项目是环保相关的……),一切都让我十分热爱,而之前的所有实习中学到的东西,都慢慢在现在的工作中体现出来。我知道自己不是特别smart的人,也不是从头就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所以只能通过这样不断的尝试来确定方向,也以此勉励还在摸索与迷茫中的你们——There will be a place where your talent can shine, just don’t be afraid to try.

How microblog is helping abducted children in China

Recently there is a campaign on Sina Weibo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microblogging service in China) which draws lot of attention. The idea is simple: calling the public to take picture of child beggars they see on street, and publish the photo on Sina Weibo. With the account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Direct translation: Take a snapshot and save the child beggars) centralizing all that information, it then notifies local media and police – also using Sina Weibo.

The public reaction so far is amazing. The official account for the campaign was registered on Jan 25, within 15 days, it has attracted over 70,000 followers. The issue is now on the trending topics list and ranked the third, with over half a million people involved, according to Sina’s statistics.  Despite of the ongoing Chinese New Year, which would be assumed as a quiet period for any social campaigns, it has received over 1000 photo submissions from the public. Most of the submissions are simple, but meet the requirement: showing the face of the child beggar, and explaining where and when the photo was taken. A typical submission is like this:

Some thoughts on what makes the campaign so successful in such a short period of time:

1. It hits a real social problem

Children beggars are frequently seen on streets in Chinese cities. They are, in many cases, abducted, some deliberately handicapped, and forced to go on street begging, selling, or performing. The subject here, the kids, would easily raise the sympathy of a human being. The latests number I’ve seen is a 2008 statistics by 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saying that there are around 1 to 1.5 million ‘wandering kids’ in China.

2. It is easy for netizens to participate

Even the name of the campaign emphasizes the easiness: take a snapshot. It takes you a second, and might save a child’s life. The popularity of mobiles with photo-taking function as well as the large crowd base of Sina Weibo lowers the entry-level of the participation as well.

Besides photo-taking, there are other netizens contributing their own skills as well. One Sina Weibo user @vinW developed an app which is a database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3. It is easy for media and police to follow up

To make this work, the inevitable assumption is that the media and police are really taking microblog platforms seriously – and they do. The campaign draws so much attention that many traditional media follow up – including CCTV (video in CN) and Xinhua (story in EN). Much more on Chinese local media. Also, I am surprised to find that so many local police stations are on Sina Weibo and are monitoring the messages and have follow-up actions. Interestingly, while some netizens submit the photo, they would complain that when they called the police, no one helped or showed willingness to deal with the issue. These kind of messages would easily raise public anger and pressured the police to take action.

4. It makes real social impact

This is what would reward the netizens the most. Up til now, according to a Guangzhou-based newspaper, there are three cases where parents doubt the children in the photo are their kids. Details are not disclosed before the police confirm their relationship and release the kids.

What makes the campaign more significant is that it is not only an effort online. Now at least a lawyer and a singer have confirmed that they will submit relevant proposals to Two Sessions which will be held next mon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 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It would be interesting to see what will happen then.

5. It is initiated by well-known professor and managed by full-time volunteers

I list this at the last because I am not sure how important the human factor is. The man behind the campaign is Prof. Yu Jianrong, who works a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He himself has more than 342,000 followers on Sina Weibo, and he recruited two full-time volunteers to maintain the campaign account. He is recruiting more – obviously the public enthusiasm is beyond his expectation.

However there are concerns as well. To list a few here, and we’ll see how it goes.

1. Netizens’ safety issue

Some netizens, while uploading the photos, said that they were threatened not to take the photo. Citizens need to be more prepared to protect themselves as well as property (say, their mobile phone or camera) while participating.

2. Privacy (and safety) of the kids

It might sounds like a low-priority issue given that the kids are trapped already. But as the famous blogger Wang Xiaoshan raised on his Sina Weibo, those people who are behind the kids might kill them if they are scared of being caught. When all the photos are online, who knows who’s looking at them?

3. Where should the government and non-profits step in?

To solve the problem, after all it needs proper policy and long-term mechanism. Government, well. But the lack of non-profits’ voice in this campaign is out of my expectation. The only news is that One Foundation might fund the campaign. There should be more collaborations, esp. given Beijing is the hub of non-profits in China.

(I’ll get back to this case later, maybe after the Two Sessions. )

中国,媒体,2010

今天是T.T Sunday第二击,在香港文青聚集地Kubrick书店,来了一大伙人,聊聊过去的一年中国的那些事儿。

都聊了些什么呢?什么都聊到了。引起讨论最深的是空椅子前后事件。其余谈到的有赵连海、QQ/360纷争、中印关系、亚运会、物价上涨、复旦黄山门、李刚、宜黄、上海大火、《正义》课程的流行、Apple系列产品、老人摔倒致死。算是在三个小时内勉勉强强触及了这一年发生的重大事件——有些事情已经印象模糊。不是我们记性太差或者过于冷漠,而是这一年实在是风起云涌,各种奇闻轶事一波接一波,此门未关那边厢又东窗事发,搅得人心惶惶,闹个措手不及。正如今天沙龙一参加者所说,中国政府已经开始扮演起救火队员的角色,维稳已经成为各级官员的第一要务,连经济发展都被降低了优先级。

作为一个媒体人,我更关心的,或许是在那些事件中,媒体究竟扮演了(或者来不及扮演)怎样的角色,以及这些事件对媒体又有怎样的改变。无论是怎样的事件,既然成为了公共话题,媒体的责任与义务便是绕不开的。

我觉得最值得一提的,或许是2010年新浪围脖的作用——FT中文网将它评为年度最值得尊重的媒体,并非没有道理。对于曾经用惯了饭否的人来说,或许新浪围脖在创始之初给人的印象不过是娱乐化、明星效应等等,但逐渐的我感受到这个产品的粘性,并感受到它的力量。和平奖颁发之时,我同时在刷围脖和推特,两边都是消息的快速传递,不同的只是新浪的非常隐晦,不如推特上那样欢欣鼓舞。宜黄事件更不用说,最早便是在新浪围脖上被曝,加上凤凰周刊记者邓飞追截访的现场直播,以及之后钟如九自己的开围脖向公众公开事件进展,等等,更是直接忽略了传统媒体的作用,将当事人和阅读者直接联系在了一起。

围脖取代传统媒体成为消息传播的首选平台不是没有道理的。首先是国内传统媒体的弱势——弱在内容审查与时效性,这为以草根、原汁原味以及快速传播定位自己的围脖提供了机会。其次是新浪围脖的最初产品战略便是拉媒体人,于是上面聚集了一大批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等等,他们个体的转型带来了较为高质量的讨论和互动。再次是许多事件本身便容易引起公众情绪反应,而围脖“转发”功能又恰到好处的能够为这种情绪推波助澜(这里无法判断说这究竟是不是一个好的特性)——无论是对亚运会的反感,还是对物价上涨的无奈,对“我爸是李刚”的愤怒,对老人摔倒致死的同情,等等等等,无一不显围脖作为一个情绪扩音筒的作用。

媒体的义务是提供真相——或者更多的接近真相。在信息过度的今天,这种对事实的反复核查以及对真相的认真逼问才更凸显其价值。当每个事件都如浮云般发生便被忘记的时候,媒体如果疲于追踪,而忽略了对过去的事情的深入剖析与反思,便是失责的。而很多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在各种信息嘈杂纷涌的时候,大众容易失去方向,或者偏听一面之词——QQ与360的纠纷便是很好的例子,在今天讨论的时候,依然大家会说出不同的版本。之前盛传的金庸之死,也是一个正规媒体完全不该犯的低级错误。上海大火一事,究竟问责的结果如何,家属的安置如何,上海的消防系统更新如何,各级建筑公司的安全检查如何,都是值得一追再追的问题。如果任由灾难一次又一次的发生,却没有足够的跟进和改变,那社会的进步又从何谈起。

每个稍微关心一点时事的人也注意到了这一年官民矛盾的突出、社会问题的凸显。前面提到的围脖对于情绪的推动与迅速传播,在这种氛围下,便显得危险。在这种时候,传统媒体或许更多的需要做理性、客观的报道与深入的调查,才能帮助焦虑不安的大众冷静下来,想想看究竟能做什么、该做什么,而不是贸然握紧拳头,或者点燃汽油。中国政府如众人所知有诸多问题(但哪个政府没有问题呢?),但在这个国家,当大部分的资源和人力都集中在政府之下的时候,媒体一方面找政府的问题所在并公布于众,一方面却也要十分谨慎才是——这并不是说要配合政府维稳,而是需要把握好时间上微妙的平衡,以及事实取证上的再三推敲。就算整个社会都闹腾揪心起来,媒体还是要一丝不苟的查它该查的帐,作它该作的文章。

注:

T.T Sunday又名“三思沙龙”,T.T指的是Think and Talk,简单说,就是一个吹水会,但是开口吹之前得麻烦您过一下脑子。在香港待的久了,但凡关心点国内时事的人大约都有相同的感受,就是憋了一肚子话没处去说,和港人谈又似乎总不到点子上。于是我就做了这个松散的每月聚会,大家各自叫上几个有观点又愿意谈的朋友出来,聊聊中国,说说国语。

如果您也身在香港,如果您也心系大陆,如果您也想每个月找一个慵懒的周日午后出来认识点新朋友,聊聊那些个中国的事儿,欢迎给我邮件:info (at) majinxin.com

分页 Pages: Prev 1 2 ...10 11 12 13 14 ...40 41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