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那十一个非主流实习 My 11 internships in college

似乎又到了找实习的时间了,最近又开始有小朋友来问我相关问题。下面这篇文章几个月前在人人网上发过,反响很大,也放到这里来,或许更多有需要的人可以看到。这篇文章记录了我大学期间的十一个非金融非咨询非五百强实习,从小NGO到联合国,从中文杂志到纽约时报,从房地产到教育到环保。如果您是想走投行咨询道路,就不用费这个时间了;如果您想追求点别的,那或许此文还值得一读。

——————-

有很多学弟学妹来找我说,不知道自己将来该做什么。有很多学弟学妹问我,怎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也有很多学弟学妹抱怨说,除了四大,似乎没有什么工作可以做。我也常常觉得很难给出有效的建议——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慢慢尝试出来的,没有人可以斩钉截铁(并且负责任地)告诉你说,你就适合做这个——何况当年我也不是没有报过四大。于是我想把自己的实习经历分享出来——包括如何得到实习机会、在每份实习中做什么、学到了什么、对于每一次的下一步有怎样的影响,都展现出来,或许会对还在迷茫中的朋友有点启发。

第一份:南京大学心理学系Research Assistant
(委培年)
Why:当时有浓厚的做学术的志向,也有浓厚的对心理学的兴趣。
How:心理学老师是一个德国人,英语上课,我英语好,成绩不错,老师就问我有没有兴趣做RA,我当然说好呀。
What:工作任务很简单,就是整理归纳老师的研究课题下的中文相关论文,做英文的摘要给她。大约总共翻译归纳了三四十篇论文。
收获:认识清楚了几个问题——
(1)中文的文科学术质量真是糟糕,抄袭严重,方法漏洞百出;
(2)国内的心理学发展太落后;
(3)我对心理学依然有浓厚的兴趣。

第二份(不算实习的实习):民工现代性调查Researcher
(南京,委培年结束的暑假)

Why:学习了一年社会学,但空有理论,缺少实践;对民工群体也是一直关注的,觉得这一群流动的人口会对中国的未来产生很大的影响。
How:原本是一份申请南风窗项目资金的社会学调查计划,最后得到南大的暑期实践资金,就做成了。
What:计划准备了大约三个月,实践了一个月左右。经历了做一个社会学调查的完整步骤,从选题,到设计,到写问卷,到调查,到访问,到数据分析,到写报告,等等——现在看起来,咨询公司做的事情也不过这些嘛。关于这个经历,还可以参看我单独的日志:2006 – 南京市郊民工村社会调查
收获:
(1)一次非常扎实的社会学自我训练;
(2)和几十个民工的一手接触,是宝贵的经历,学会了从他们的眼光看问题;
(3)开始将以前口头的“社会关怀”落到实处;
(4)开始对社会学的方法产生怀疑。

第三份:世界宣明会,公民教育项目项目官员
(贵州榕江,港大Year 1的暑假)

Why:当时很希望去NGO有一手的工作体验,对“公民教育”又有特殊的兴趣。
How:通过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SII实习项目。香港人基本不愿意回内地实习,我就顺理成章的选了这个。
What:“项目官员”听上去很大,实际上我的工作责任也确实很大——其实宣明会在招我和我partner两个实习生之前,自己对公民教育也没什么概念。所以我们两人全权操作了整个项目:包括设计教案、选择合作学校、和学校所在村的村长/支书去谈以获得支持、招聘志愿者、管理志愿者、选拔学生、带课、做活动总结,等等。非常fruitful的实习。关于这个实习我还单独写过一些日志,可以参见:2007 – 贵州公民教育实践(一)贵州田野笔记之一:期望贵州田野笔记之:生活
收获:
(1)对中国农村的民生、教育状态有了一手的体验;
(2)对公民教育有了非常深入的理解;
(3)继续将“社会关怀”落到实处——相比前一份实习,现在从调查的表面走到了教育这个更带有real impact的层面;
(4)对国际性NGO的管理和项目操作有了切实的认识;
(5)确定了我对“公民参与”这个领域的学术兴趣,奠定了我升大二时候的专业选择——政治学+心理学;
(6)这个项目最后被我做成了“挑战杯”的参赛报告,拿了个奖,算是额外收获;
(7)通过做“挑战杯”认识了Nov,收获了本科期间最信任的朋友:)

第四份:《凤凰周刊》实习记者
(北京,港大Year 2的暑假——2008年奥运期间)

Why:由于学习政治学,当时单纯的希望找一家做时政新闻的刊物实习;又因为没有长时间在北京待过,单纯的希望去北京。
How:找的时候人在美国交换,电话联系了大概三十几家媒体——就直接打过去问要不要实习生。这个策略基本失败了。于是通过朋友找,最后是一个作家朋友帮我推荐给了《凤凰周刊》的副主编,两封邮件交流下来就确定了。当时还有可能去的是《南风窗》和《中国新闻周刊》,不过想到凤凰是在香港凤凰的保护之下,做新闻更有锋芒一些,就选择了它。
What:没有什么单独写稿的机会,基本就是帮记者查资料、做采访提纲、偶尔做两个采访。关于这个实习的内容和想法我写过专门的日志,请参见:媒体实习杂感
收获:
(1)认真的思考了自己究竟是否适合从事媒体相关的职业,答案是基本肯定的;
(2)对内地媒体的一次实地体验,很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确定了这不是一片适合理想主义者做新闻的土地;
(3)积累起来属于自己的最初的媒体圈的人脉;
(4)对北京很热爱,觉得以后迟早要回来;
(5)了解了自己缺乏的一些技能,包括对信息的处理、对采访的畏惧,等等;
(6)转变了之前一直坚定走学术路线的想法,觉得自己的性格更偏向实干而非研究,于是开始为毕业后找工作做准备。

第五份:DT Communications(殿堂公关)
(香港,港大本科毕业后的暑假前半截——两个月)

Why:之前的半年找工作很失败,处处碰壁;得到这个实习的时候其实已经拿到master的offer了,但觉得自己缺少在香港的实习经验。同时,自己对marketing有模糊的兴趣,但是需要更多的实际操作来了解。
How:DT的老板到港大做了一个关于social media marketing的讲座,其间我提问了,谈到NGO和marketing的结合的问题;结束之后发了一个thank you letter过去,老板回邮件说他们手头正在做一个环保的小项目,问我有没有兴趣去帮忙,我就去了——去了两次之后(其实也没干什么),他们就直接问我暑假是不是available,于是我四月底停课,五月头(paper还没写完)就去实习了——当时是那里唯一一个大陆人。
What:第一个月完整的介入了一个教育培训机构的创业项目筹备阶段,从找场地、设计教案,到打cold call、做网站,基本就是什么都做。第二个月帮忙了几个项目,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LensCrafter的roadshow和一个澳门的酒店项目。此时我开始对social media marketing有比较深的兴趣了,就跟老板要求做多这方面的工作——于是我的最后一个独立工作是帮公司设计social media的product package。
收获:
(1)简历上终于有了在香港的工作经历,这很重要;
(2)第一次有在全广东话环境的工作经历,从语言的信心上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毕竟用广东话办事和在hall里玩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3)终于对公关、marketing有了实质的体验,对乙方的工作压力也有了大致的概念;
(4)培养了自己在marketing最初的人脉和skills;
(5)第一份带薪的实习,虽然钱少的可怜,但至少是一个最基本的认可。

第六份:瑞安房地产(Shui On Land),租赁部(Sales and Leasing)
(上海,港大本科毕业后的暑假后半截——两个月)

Why:在北京和香港都有工作经历了,我继续实现自己对自己的一个承诺,那就是每年暑假要去一个不同的城市体验工作——于是就选择上海,想知道这个城市自己会不会喜欢、是不是适合自己将来的发展,等等。至于为什么做房地产——我也没想过的,它家招人呗。
How:听宣讲会、申请、笔试、面试,完全走正常流程,就拿了offer。
What:我被分在创智天地的地盘(复旦大学的同学们都知道吧),在五角场上班。基本就是做各种零零碎碎的小事:查这个房子有多高,那个商铺有多大,这个租客交了房租没有,那个装修是不是符合我们的要求,等等。后来慢慢争取到了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做,主要是做market research——关于我们这个地盘想要争取的产业,以及做market planning——当时的草案是做一个创意市集。这是最有意思的工作部分了。
收获:
(1)对地产业有了相对深入的了解——大公司的内部培训比较完善,各种资料也很齐全,我一不小心的成为了在内网上下载资料最多的人……
(2)对地产业也产生了相当浓厚的兴趣——这确实是一个能够make impact的行业,见识也可以很广,接触的人非常多;
(3)很确定我不喜欢上海……不想将来到这个城市长期发展;
(4)也很确定我对sales没有概念,对market research有很强的兴趣;
(5)对商业大公司工作的利弊都有了更多的认识。

第七份(不算实习的实习):TimeOut Hong Kong
(读Master of Journalism那年的冬天到第二年春天)

Why:想做英文的纸媒。
How:貌似是直接被院里牵线到了那里。虽然我的第一志愿是SCMP——负责实习的老师貌似直接觉得我英语不够好就没推荐我。最不靠谱的是,它家编辑跟我说,要去实习就先写点文章看看,我就开始写了,写到最后寒假都过完了,它还是没提转实习生的事情……免费劳动力就是这样产生的!
What:这是最水的一份实习了,基本我的工作就是每个月写三篇豆腐干文章,类似于“历史上的今天”这样的栏目,我从来没去过它家的办公室,只去过一次social event,跟负责我的编辑握了个手喝了个酒……
收获:
(1)好歹算是有自己的英文byline,虽然写的文章很水;
(2)见识了小杂志编辑部的不靠谱——决定要做媒体也要去有点规模的;
(3)写的过程中倒是对香港多了许多的了解,它的历史,它的风土人情。

第八份: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纽约时报下的国际先驱导报),Product Development Team
(香港,读Master of Journalism那年的寒假前半截)

Why:没有Why……这是一个扔给我的机会,我没有想到的。
How:当时IHT亚洲的主编在我的新闻学院开课,我是他的学生,在课上比较活跃,经常提问;学期结束的时候正好IHT要做一个网络项目的策划,就从那个class里面挑了三个人——一个亚洲人(我),一个美国人,一个欧洲人。而正好我也没找到实习……就欣欣然去做了。
What:这是一个持续两周的实习,由主编直接带team。实际上整个team只碰头了三次——两次在办公室,一次在咖啡馆,每次都是brainstorming+presentation,最后产出了一份项目计划。
收获:
(1)第一次在工作中找到了激情燃烧的感觉;
(2)确定了digital media是我一路尝试下来最想做的职业,没有之一;
(3)第一次有国际媒体的工作经验,认识到一个重要的事实:要做大事,就需要大平台;
(4)对于技术如何改变媒体有了非常广泛而深刻的认识,也意识到这两年是媒体的转型期,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5)第一次意识到,跟怎样的老板、跟怎样的同事合作是非常关键的,和有想法有见地的人共事绝对是幸福的事;
(6)意识到自己英文不够好;
(7)证明了自己对中国的social media的熟悉程度,这种来自同事的recognition很重要——其中一个同事后来的推荐帮助我找到了最后的工作。

第九份(继续不算正规实习):Clean Air Network,Social Media Marketing
(香港,读MJ那年的寒假,12月底到1月)

Why:希望进一步加深自己对social media的理解和操作;希望接触环保领域。
How:在亚洲博客节BlogFestAsia 2010采访了它的CEO,我就问,你要实习生吗,她说要,问我想做什么,我说我想做social media,她说太好了,她正希望开始用social media做marketing。就这么成了。
What:主要工作是针对博客和twitter,研究了许多twitter工具,查了很多香港本土的social media发展情况;主要是work from home,去办公室只是开会。最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产出。
收获:
(1)这是在环保领域的第一份工作经验——我是确实对环境工作感兴趣,但缺少相关背景,很难进入,所以这是一个很小但是很好的切口;
(2)意识到social media要做好不容易——成百上千个tools光一个twitter就能把人弄糊涂;
(3)观察香港本土小NGO的发展非常有意思;
(4)老板是一个非常capable的人——她以前是上海滩的创意总监……说做就做,雷厉风行;
(5)其实这个实习lead to fulltime job,但我放弃了,因为在我觉得自己需要一个更大的平台。

第十份:WWF Hong Kong(世界自然基金会),Communications Assistant
(读MJ那年的第二个学期,part time,从三月到五月)

Why:在环保的小机构做过了,我想再试一下大机构——当年在宣明会是在大陆branch,我觉得香港的NGO治理应该更高效正规一些,很想了解多一些。
How:在港大Career Centre网站上看到招聘通知——但完全没写工作内容;报名,第二天就接到电话让我去面试;面试第一个问题是我问对方这工作究竟是干什么的……囧。面试比较正规的,两个面试官,从personality到behavirol到strategy都问了,我答的行云流水——这似乎是印象中最成功的一次面试了,而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之前在Clean Air Network的时候,WWF曾经是我的research对象,对它做过完整深入的研究……
What:每周去一次办公室,工作一整天;基本任务是写稿——WWF和许多的刊物、网站有合作,要定期给人家供稿,于是我就上午写一篇,下午写一篇;零碎任务包括media monitor,就是整理WWF的媒体曝光程度之类;也做event——我参与组织了2010年的Earth Hour呢,就是那个熄灯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很开心的;还做一些小event,见见明星接待下记者。
收获:
(1)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环保类NGO之一,WWF确实有非常好的管理和内部资料库,从中学习到很多;
(2)WWF大约是branding做的最好的NGO之一了,这一方面也学到不少——从甲方的角度;
(3)意识到自己不喜欢在一个性别比例太失衡的环境下工作……
(4)意识到,在一个专业机构里,作为一个communications staff,永远只能是supporting role;
(5)更加明确了自己对环保领域的热情,也希望能够从更专业的角度去学习和做相关工作。

第十一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环境与能源处
(北京,MJ毕业后的暑假,五月到七月)

Why:我一直都想去联合国实习——可是它只招研究生以上学历,所以本科时候的申请都石沉大海了,而我的研究生只读一年,所以这个暑假是最后的机会了;另外我很思念北京,很想回去待一段时间;再者我很希望学习多一些环境领域的专业知识。
How:我是通过UNDP-PDF项目过去的,PDF是在香港的一个基金会,专门负责帮UNDP在香港招收实习生,并提供(不少的)实习津贴;过程也比较正规,申请、面试,等等。面试是在Hong Kong Club,比较高级,而且是五对一的panel面。当时PDF的人知道我会做网站之后很想把我转到Communication Team去,可是我坚决拒绝了——WWF的经验让我明白,只有到真正做项目的部门去才能学到真东西。
What:其实由于背景知识的缺乏,还是很难在项目上帮手——只能做做project summary,写写press release,等等。但我在看了两个礼拜资料之后决定更主动一些,于是给老板发了三个initiative,其中两个得到批准了——于是我最后在那里做的事情是给team的人上课,教他们用新媒体;同时我monitor环保领域的新闻,做weekly newsletter。(这里有一篇我的实习的相关报道)
收获:
(1)对联合国的认识深了许多——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2)那里确实有很多的资源,也经常有很好的培训;
(3)对环保领域的了解深了许多——不再和以前那样懵懵懂懂,开始有更specialized的领域关注;
(4)在北京很高强度的social了三个月,结交了不少有意思的新朋友;
(5)对于social media可以如何帮助发展类项目/机构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6)接触到一些平时靠自己不可能接触的人,例如奥美的亚太总裁之类的;
(7)积累了一系列环保新闻/资料的来源;
(8)Big names do help——虽然我自己不觉得在联合国实习有特别了不起的,也有很多自己的朋友在联合国机构工作过,但在必要的时候还是可以拿出来唬人的 :)

—————–我是疯狂实习结束的分割线—————-

在联合国实习结束后,我立马回香港找工作。7月29日结束实习,8月1日回香港,8月2日见了南华早报的主编,8月11日见了南华digital的老大,8月13日基本就拿了口头offer(当然同步我还面了另外一家公司,也是差不多的速度,基本没有什么悬念也能拿offer)。8月25日决定了去南华,9月1日正式上岗。

我现在的title是Social Media Editor(这里有篇相关报道),除了大家都知道的那些social media之外,还做独立的网络项目,角色有点类似Product Manager。现在的工作充满挑战和乐趣,老板和同事都很smart,项目也充满公众关怀(手头的项目是环保相关的……),一切都让我十分热爱,而之前的所有实习中学到的东西,都慢慢在现在的工作中体现出来。我知道自己不是特别smart的人,也不是从头就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所以只能通过这样不断的尝试来确定方向,也以此勉励还在摸索与迷茫中的你们——There will be a place where your talent can shine, just don’t be afraid to try.

Leave a comment

3 Comments.

  1. 谢谢你马金鑫,你的经历和话改变了我关于一些事情的想法

  2. Hey,I wonder how to get these internship imfomation,Although I major in Network Engineering, I really wanna to do something in NGO 😛

Leave a Reply


[ Ctrl + En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