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田野笔记之一:期望

很多人,无论是父母、亲友、同学,除去一些稍为了解我的朋友,但凡听我说我暑假要到贵州,去做什么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说过的“公民教育”,大抵都是反对或者不解。相对而言,去欧洲游学、在香港实习、去北京上课,甚至在家里待着,貌似都是更好的选择。而我现在在闷热的办公室,看着窗外绿油油的农田,听着各种动物的夏日躁动的声音,写这份“期望”的时候,心底约摸还是没有后悔的。

从最初的申请,到后来的选机构,再到申请奖学金以及面试,以及最后的决定,一路都有很多的挣扎,一度都想放弃。在没有来到香港的时候,我记得格格和我说,香港这个地方,有着太多的诱惑。而促使我下定决心的,应该是某个雨夜在错综呼啸的马路上那次莫名的哭泣——那时候我想到将来理想的流失,想到未来可能的碌碌无为。于是,我惟有趁着年轻与热情尚存的时候,去做些什么。这样,将来或许不会后悔。

选择宣明会的理由很简单:第一因为它是一个国际性的NGO,进入中国已经很多年,有专业化的操作,也有比较成熟的网络;第二因为它有基督教的背景,我可以趁此机会为神做工,也看神的爱如何在中国的大地上彰显。选择贵州榕江,则大抵是因为原定的工作方向——公民教育。这个概念,即使是在中国的大城市,也是陌生的。试问有几个中小学教师懂得它的内涵?作为来自一所能够让毕业生骄傲的中学的我,六年中又受过多少公民教育?我凭直觉感到它的重要与领先,在中国。而我们工作的对象竟然是乡村的小学生,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公民教育大抵上来说,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在赶赴贵州之前,我泡在图书馆,查了很多有关公民教育的资料。出乎我的意料的是,之前在南京的小学生当中,已经有人做过公民教育的试点,并且收获很大。那些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在做和我初三时候做的研究型学习差不多的事情。这个资料,包括他们的活动内容、活动方案、活动报告都让我对此行开始具备信心。在有关公民教育的书中,我觉得最好的是一本王啸著的《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公民教育》,将很多的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结合在了一起。这本书的缺点在于缺少案例,这也是常见的理论与实践脱离的问题。想到自己有可能去到山区,把自己所学的那么多理论给实践出来,内心难免激动。

至于我个人,从小长在城市,虽然中学开始住校,之后辗转南京和香港,但大抵都是在城市之间跳跃,中国那大片的农村于我还是空白一片。零六年夏天所作的民工调查或许是我踩出的第一步,当时本想进一步到民工的来源地考察,但限于经费等等而取消了。如今终于有机会来接触完全不同的环境,来了解乡村实际的教育情况;来走进燥热的田野,脱离阴冷的教室;来感受工作的压力和动力,来出离学生的被动和慵懒——这是对个人的挑战,更是自我实现的一大步。

最后总结下对这两个月的工作的期望,希望结束时候回头,能真正看到自己的成长(排序不分前后):

个人——

  • 为神做工,在不同的环境考验自己“耐心做事,谦卑爱人”的能力
  • 交往更多不同的人(香港本土的搭档、同事、小孩、村民等等)
  • 提升生活适应能力,提高文化敏感性
  • 了解农村的教育情况

项目——

  • 理论应用于中国
  • 探寻公民教育实践可能性
  • 学习实际可用的工作、社会参与方法
  • 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宣明会的机构文化和工作流程
Leave a comment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Ctrl + En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