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数据与救灾备灾

2012年秋,飓风桑迪横扫美国东部,带来狂风暴雨及洪水灾害,并引发大量停电断水、通讯中断、火灾及交通事故,毁坏大量设施及建筑,数十万人无家可归,113人死亡,在受灾的十七个州中,纽约及新泽西首当其冲。

然而,在飓风抵达纽约之前,纽约市政府就已经联系了城中的数据科学家,向他们提供了实施更新的飓风疏散区地图,并将地图数据发在了纽约市的开放数据平台上,使得程序员和设计师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自行开发地图或者程式。飓风于10月29日晚间抵达纽约,纽约时报在10月28日就已经于其网站上发布了清晰可搜索的疏散区地图,以保证更多市民可以提前准备疏散。谷歌的危机处理团队在29日发布了更强大的飓风信息地图,不仅有疏散区位置,更加入了红十字会避难所、食物发放点、暖气供应点等便民设施信息,以及政府警告、媒体新闻、志愿者需求、天文台的飓风行动轨迹等,各类信息以不同的颜色标注,可按个人需求进行过滤。

google-sandy-storm

谷歌飓风信息图

 

对于市民来说,在恶劣天气威胁下,能够有一个开放平台使其获得准切、及时的信息,并据此判断自己是否需要撤离,以及如果需要的话往何处去,是最好的公共服务。而当灾难来临时,在当地政府投入大部分精力应对局面的时候,开放数据可以使得有能力的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在最快的速度下协作并出产工具。“在危机情况下,开放数据的作用尤其关键,因为它使得政府能够知会并服务于更多的市民,而这仅靠政府本身的力量以及传统的渠道是无法实现的。当数据以可用的形式免费提供给有公民意识的程序员以及科技平台的时候,政府的沟通和服务规模便成倍增长了,” 纽约市的电子信息主管在当时的一个采访中说。

美国政府及民间对于灾害情况下开放数据的发布与使用也并非一蹴而就。以纽约公共广播电台(WNYC)为例,在2011年夏天艾琳飓风袭击纽约及新泽西州的时候,WNYC就已经搜集来自诸如政府、红十字会、电力公司等的公开数据并制作成为艾琳飓风疏散地图。在此经验之上,WNYC放出了长期有效的纽约地区疏散图,当有新的飓风来临的时候,就可以快速在此基础之上增加信息、提供服务。到2013年中,WNYC又开发了可以有更广泛应用的飓风跟踪程式,提供免费、动态的来源于国家飓风中心的所有风暴动向。同时,政府也在风灾的处理中学习。桑迪飓风期间, 纽约政府的防灾地图流量破纪录,造成网站几近瘫痪,影响了即时数据的更新,引起政府对技术服务的稳定性的重视。灾后,政府采用了谷歌的地图引擎企业方案,开发了新的飓风避难服务系统,以便在灾难来临时更有效的指引市民。

在地域性政府及媒体之外,具有全国网络的非营利机构则开发覆盖范围更广的程式。例如红十字会结合自身数据及政府数据开发了一系列手机应用,分别用于飓风、地震、山火、洪水、避难等等。随后更是出现了国际性的“公共安全应用联盟”,对各种应用进行筛选和推荐,以帮助用户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应用。美国联邦政府从中见到需求,亦成立独立的灾难应对部门,以和民间团体更好协作。

WNYC纽约地区疏散图

 

国际层面在救灾领域对开放数据的应用以及大规模的技术协作始于2010年海地地震。地震后三小时内,开放地图(OpenStreetMap)的志愿者们便利用世界银行授权的卫星图,群起在地图协作平台上进行绘制,使得开放地图平台能够即时反应震后地景变化,以便救灾。几个月后,开放地图的人道救援小组又进入海地,培训当地人更新地图及其他的开源软件使用,以为灾区的长期重建发挥作用。之后,类似的工作不再仅仅在灾后展开,而是在灾害高发区提前准备。例如,饱受洪灾的雅加达的开放地图,就由七十多位大学生在社群领袖的带领下完成,而这个地图到2013年1月水灾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台风海燕侵袭菲律宾时使用的救灾地图,也是在台风来袭前由30位志愿者在24小时之内在开放地图上绘制了一万多栋建筑,而海燕袭菲后,美国限时提供卫星图,更是有1600多名志愿者协作做了总共近480万次的编辑,为赈灾提供了充足而必要的有效信息。而开放地图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的可协作性,更是因为它的数据均为开放数据,便于进一步的开发和使用。

海地地震后建立的另一个开放数据协作平台是海地数据网,它基于免费开源工具GeoNode,提供灾后风险评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提供以及下载数据,为海地的灾后重建出力。这个网站背后是一个叫做OpenDRI的组织,它在全球二十五个国家推动了灾后重建及气候变化适应性的数据项目。在各地获取了广泛而宝贵的经验后,今年三月,OpenDRI进一步推出了《开放数据实地指南》,为灾区开放数据项目的启动和规划提供了实用的操作建议。联合国、世界银行、开放知识基金会等组织在多个层面推动了跨国协作。

hackforjapan无独有偶,在邻国日本,2011年的311大地震也是催生日本开放数据运动的一大原因,让人们意识到可供协作、再用的数据的重要性。震后许多重建工作都与数据息息相关,例如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判断交通和道路状况,又如实时可视化电力短缺情况以鼓励人们节约用电。相关信息平台建立起来,以便群众上传信息;程序员们也立马虚拟结社,成立Hack for Japan,发挥技术特长支援赈灾。通过灾难,社会各方力量迅速凝结,公民意识与行为都快速成长。2012年,日本通过了建立信息政府的开放数据策略;2013年底,日本的开放数据平台上线,而在地区级别也已经有19个城市建立了自己的开放数据项目。灾难带来的契机和引发的潜能不容忽视。另值得注意的是,大地震之后,在日本核辐射危机之下,美国政府也将相关数据加入了自己的开放数据平台,全球化的影响再一次被证明。

中国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催生为数不少的赈灾团体。当时上万志愿者奔赴汶川,却大都盲目热血,到达灾区后才意识到不知做什么。由于灾区内部的资讯不对称,不仅志愿者如无头苍蝇,连物资也存在大量囤积、发放不均的现象,同时又存在许多由于信息流通不及时而产生的救灾盲点,缺人缺物。一个由此而建立的机构,卓明震援网,在无意间成为了大陆第一家地震救援通讯社。卓明提供地震信息整合服务至今,经历了2010年玉树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以及期间无数小型地震后,卓明在救灾资讯的搜集和处理上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尽管如此,大部分的信息搜集后,并没有能够进一步整理形成开放数据的格式,政府层面也没有能够整合、集中、发布地震多发省市的基础数据,导致灾害来临时民间力量还是无法完全动员起来。成立于2009年的壹基金救援联盟如今已经集结超过300支遍布全国的志愿救援队伍,分布在北京、河南、云南、四川、湖北、海南等30个省市、自治区,如果能依托联盟的人力、壹基金的信息化基础、借鉴OpenDRI的全球经验,在部分省市开展开放数据的实验,相信对未来的救灾会有及其正面的影响。

即便如欧美这般有许多开放数据的经验,也并非所有进步都是等到2009年奥巴马政府开始推动全国层面的数据开放才有所作为。早在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袭击新奥尔良之后,当地政府便将灾后政府进行的建筑物排查结果做成了开放数据的格式公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公众参与及监督。地方先行、需求导向、小处入手,对公众来讲,往往可以带来最好的开放数据效果。在海峡对岸的台湾,因其地震台风频繁,其开放数据平台亦有专门的灾害防救类别,提供防灾资讯、泄洪警戒、海啸警报、救援单位位置等,格式多为XML文件,少量为CSV格式,便于使用,也值得大陆参考。

救灾备灾,只是开放数据应用于公益领域的一个切入点,其他诸如环境、教育、医疗、文化、交通、基础建设、公共安全等等,都有在各地的成功案例值得借鉴。大陆的非营利组织,应借这场开放的东风,吸取各国同行经验,既在各自领域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同时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整理并公开自己拥有的具社会价值的数据,通过具体的议题放大社会的需求与使用,公民社会对开放数据的使用、支持与推动便会在这样的每一小步的涌动里逐渐汇成洪流。

注:此文首发于《城市画报》四月刊“数据共产时代”专题。

Leave a comment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Ctrl + En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