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斯特问卷 2008版

1.你认为最理想的快乐是怎样的?
与自然合一,心里很干净。
2.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通灵。
3.你最害怕的是什么?
自己在成长的磨砺中逐渐丢失很多不该丢失的特质,比如善良。
4.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坚定与混乱交错,亢奋与低迷并存。
5.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没有。
6.你认为你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没有。
7.你自己的哪个特点让你最觉得痛恨?
拖延。
8.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某个夏夜,在杭州的酒吧。
9.你最痛恨别人的什么特点?
虚伪。
10.你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
家人。
11.你最奢侈的是什么?
家人之外,还有一些人不计回报地爱我。
12.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失望。
13.你认为哪种美德是被过高的评估的?
忠诚。
14.你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
问到痛处……给我一个职业先。带着爱的工作。
15.你对自己的外表哪一点不满意?
暂时没有。
16.你本身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性格分裂。
17.还在世的人中你最轻视的是谁?
没有。
18.你最喜欢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冷静。大气。野心。
19.你最喜欢女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温婉。包容。敏锐。
20.你使用过的最多的单词或者是词语是什么?
anyway
22.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特点?
理解,分享,支持。
23.你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没有。
24.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平静。我爱的人在身边。
25.何时是你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刻?
与三五好友畅谈至凌晨后一起下山吃糖水。
26.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08年:沉颌游走,昂首开路。
今年删去的题目:21.你最伤痛的事是什么?

谁掳走了我们的青春

窗外是明媚而耀眼的加州阳光,如同许多人对青春的设想。

它该是跳跃、绽放、鲜艳、灿烂、挥霍不尽、梦想不止的。

那十来二十岁的时光,有狐朋狗友,有花前月下,有酒有烟有诗歌;有男孩子挑衅的眼光,有女孩子羞涩的笑脸;有足够奢侈的洒脱,有足够放荡的潇洒——我们所设想的青春呐,仿佛一串蹦蹦跳跳的珠子,无论是在海滩边还是小树林,无论是在星空下还是阳光里,无论是在雪地还是田野,它都能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于是乎我们忘记了,珠子可能会突然散开,或者会失去光泽,抑或被碾碎砸烂,甚至被偷窃以至无影无踪。

青春如刀——《十三颗泡桐》

1999年,他们17岁。

男生间力量的平衡,女生间彼此的揣测。

青涩而粗暴的爱恋。

师生间的欲望交织,两代间的隔阂难灭。

一方教室仿佛一个战场,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当我和一群来自各地的朋友们从电影院走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兴奋无比地发现,电影里的每一个角色,都可以在自己的记忆里找出影子。我们不得不承认,那些个桀骜、那些个迷惘、那些个躁动、那些个荒唐、那些个尴尬,无一不曾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过。或许是经历,或许是旁观,我们每一个人曾经的故事都仿佛拼图中那小小的一片,破碎却斑斓,在《十三棵泡桐》里,拼成了一幅令人哭笑不得的图画——我们无法称之为美丽。

年轻的日子总是无法不与教育扯上关系——大喇叭里的校长讲话,千人划一的广播体操,美丽端庄的语文老师,沉闷无趣的数学板书……灰色的禁锢在每天放学时那缓缓打开的铁门中才能得到释放。于是他们,或者我们,甩开蓝白相间的校服,在泡桐树下约会、在小馆子里吹牛、在小板凳上吃烤羊肉串……称兄道弟、挥霍时间、毫不计较,等到天色晚了,才三三两两跨上自行车,消失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回家之后的他们,面对的是另一个世界,在故事里被刻画得比那校园还要不堪:父亲甲离异而懦弱,父亲乙富有而谨慎,父亲丙受贿而入狱,父亲丁远在西藏、鞭长莫及……上一代的缺失狠狠地印刻在这一代的生活里,尽管他们涉世未深,却早已开始品尝屈辱与损害。

有的人锋芒毕露,有的人无动于衷;有的人自我放逐,有的人自寻他路;而我们,不过是沉默的大多数。

青春如刀,冰冷、敏感、尖锐、真实。

青春如刀,刺穿虚伪,砍断矫饰,挥洒起来可以淋漓尽致。

青春如刀,无动于衷时美丽耀眼,一旦锋刃闪闪指向现实,唯有两败俱伤,以鲜血收场。

青春如火——《色·戒》

看到陆佑堂的大门徐徐打开的时候,看到那四五个大学生在雨夜的叮叮车上嬉笑的时候,我很难没有一种油然的亲切感——作为一个在港大学习过、在香港生活过的二十世纪的大学生,看着六十多年前的故事,亲切之外,灼痛感也慢慢延伸开来。

同样的天真,同样的朦胧,同样的激情,同样的不知谋略,同样的壮怀激烈,同样的朴素坚决。爱国总是与青年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或许不那么崇高的名词,玩着他们自己也不懂规则的游戏。他们在舞台上含泪高喊“中国不能亡!”,他们为了粗糙的理由演练床事,他们在国破家亡之时还有闲情走进戏院,他们铤而走险、草率献身,他们燃烧了生命,追逐了理想,却甚至没有来得及享受青春。风雨飘摇的乱世将他们的清澈早早淹没。

他们的游戏终于没能止于空谈与想象,杀戮与鲜血、情感与背叛、责任与荣誉、希望与绝望、恻隐与残酷、恐惧与痛恨一一呈现,一个越来越深的漩涡把每一个人都卷在里面,无从逃匿。他们被压出了坚毅与决绝。承担了太多,无论是被迫还是自愿,个人的激情被枪支与暗号塑了型,历史的悲怆则很快就会将曾经鲜活的生命遗忘。

青春如火,浪漫、璀璨,雄雄燃烧。

青春如火,我们每个人都是可怜或可敬的蛾子。

青春如火,终将熄灭,无论是在乱石岗上,还是其他地方——华丽的燃烧之后,唯有灰烬飞扬。

青春如诗——《死亡诗社》

“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 惠特曼

与时代无关,与历史隔绝,每个人的选择依然少的可怜。如果说泡桐树下的孩子们突围了,香港的爱国青年们突围了,五十年代时候美国那传统教条的预备学院的青年们,是否成功突围了呢。

如果有一天,我们也能站到高处看这世界;

如果有一天,我们也能随意行走,拒绝跟从;

如果有一天,我们也能钻进石穴,向诗歌取暖;

如果有一天,我们也能咆哮着运动,释放所有的激情;

是否我们也会被冠之以颠覆制度、放纵现实的罪名,是否我们也会以梦想的支离破碎告终。

请让我们扪心自问,我们何时丢失了自己的热情,而又开始习惯于目标与得失的算计。沉默或者悲愤,怯弱或者鲁莽、懵懂或者冲动,风和日丽的平静中,我们只需要找一条路,来抓住每一天,来让理想清晰绽放。“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王小波)。我们是否对得起自己的青葱岁月——是否有一往无前的野性与勇气,是否有无拘无束的骄傲与倔强,是否有馥郁芬芳的萌动与爱恋,在我们走过了这段畅快的日子之后,在风雨洗涤、浮光掠影的世界里,仍然值得我们记取。

青春如诗,不需要理性来度量。

青春如诗,或肆无忌惮,或呓语低吟。

青春如诗,以深藏于内心的灵光给这世界带来撩人的安慰。

结语:

谨以此文祭奠那些来不及挥洒的青春。而我们不过如此度过岁月,安然无恙。

旧浪潮二三事(上)

写在前面

这种追忆类的文章通常是拿来缅怀或者炫耀的,而现在旧浪潮倒不至于缅怀,却还不值得炫耀。写这文章主要是因为友人WZ要在北大建立一个学术共同体,希望从旧浪潮的创办中吸取一些经验。另一个原因就是,我在芝加哥那辆满是黑人的公交车上和格格同学聊天,发现老人家已经记不清前前后后了。趁自己还有心情以及时间,赶快把我能写得写下来,供将来无聊或者需要的时候缅怀或者炫耀用。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个私人版本,参考的资料是我的个人日记、我邮箱里200余封打上旧浪潮标签的邮件以及我电脑里保存的相关资料。我把旧浪潮当作我的前情人,而和情人们分手之后写个完整的追忆是我的习惯。事实层面会尽量努力精准,而叙述中的个人主观色彩则请大家包容或忽略之。

创始期(零七年二月至三月)

零七年二月二日至四日,我和阿t、流畅、格格、周书一起去一个会议做志愿者。夜晚我们在西贡的小度假村里闲聊,两位姐姐便说起大学生活中似乎缺少了什么。我们说起港大某一类人的稀少,说起《薄扶林道82号》里面的人物,说起朦胧的关于组建些什么的想法。谈话在各自的无奈中匆匆收场。

DSCN0707 (Small)(志愿者,左一为格格,左二为周书)

二月九日,艾晓明老师到港大来放映《中原纪事》。看完片子后,有些晚了。格格、周书、我还有Luke就一起下山吃饭。长谈中再次提起可能的、寻找志同道合的大学生的沟通方式——从周末沙龙到电子网刊,从理念到形式,等等。谈话的核心词,在于“责任感”,针对的,是普遍的浮躁抑或迷茫。当目标群体缩小到八零后的时候,我们的目标体现为“在迷茫的八零后群体中发出一些清醒理性的声音”。最后得出的主要结果是:做一个博客,推崇客观的纪录和理性的声音——至少让外界知道,八零后当中,还有一些人,带着些理想、有着些思考。

二月二十三日,大年初六,众人兴起行山。除了格格、周书、正,还加上了守甫、水心、欣然、石见。行山本身很是愉快,下山时在夜色昏黄中古诗接龙,行吟一路。回到学校后大家意犹未尽,又找地方接着夜谈,而至再次续上了九日的话题。讨论激烈而没有成效:赞同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观望者有之。在认为有必要搞个公共博客或者成立一个组织的人里面,又分为两种倾向:一派主张专门探讨学术问题,以办学刊为主要目的;另一派则着眼于青年学子介入公共话题,强调态度而非成果。众人在24坐到了凌晨,却毫无收获。总而言之便是火花四溅的志不同道不合。夜谈后我、正、周书先后以文字形式跟进表态,梳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妥协的可能性以及下次会议的agenda。随后公共博客尝试性的建立起来,由周书暂命名为“旧浪潮”,愿意参与者择旧文发表。

三月四日,众人再次聚首于St. John。相比行山那次,少了两位哲学小王子,多了传说中的浮云。大家基本认同已发表的文章,亦赞同公共博客的继续。于是这一次讨论的重点成为博客的目标、方向以及意义。多数人倾向于思考的姿态与过程而非思考结果成熟与否,从而达到了博客对外宣扬姿态、对内促进交流的共识。在这样的共识之上,又进一步讨论了栏目、分工、供稿要求、激励机制、人员构成等等。为博客命名的争论则相当有意思,虽然这在发展史中或许是很无足轻重的一笔,但实在是很显大家的灵气,不妨列一下除了之后沿用的“旧浪潮”之外,当年的备选方案:栈道、思学切磋、新喜剧、我们的迷惘、前天、899、薄扶林道82号、我。们。、燕山夜话、倾向、新青年、回答。(以后小朋友们要是不想玩儿旧浪潮了,不妨从这些当中随便抽一个改头换面)

圣约翰聚会后,各人回去写了各自的“宣言”,这作为“旧浪潮”的第一次集体行动,标志着一个正式的开始。各人分别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将这个博客所秉承的宗旨、理念付诸笔端。如今回望,亦令人感慨。从每人的宣言里挑一句话放在这里吧:

Yol:我們迷惘,但掙扎着不至沉淪;我們痛苦,但扶持着不至跌倒。

欣然:暂且放歌暂且吟唱。年轻的日子里,我记住了你的痴你记住了我的狂。青春易老浪潮会去,如若能在时光的深处,看到曾经的你我,就已知足。

石见:思考是一种姿态,思考的姿态又是 一种传承,就像亘古而来的涛声。

化之:我们这群负笈香港大学的内地学子,相聚于斯,作文于是,彼此取暖,互相启迪,以期这份关注、这份反思,可薪火不灭、清泉长流。

周书:是的,我们相信,在这个写满问号的时 代,凭着一颗颗赤诚的心去发出稚嫩的声音就是最好的回答。

一格:在这里,没有无关痛痒的文字,只有真诚坚定的灵魂。

脸:我们不需要表现出无端的愤怒,但我们时刻拥有内心的紧张;我们或许没有西西弗斯的坚韧和固执,但我们决不放弃提问和伸张言语的权利。

浮云: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这脆弱的当下重新发现过往,在怯懦的而今再次解读未来。

想法不尽相同,文字各有千秋,却同样的令人心潮澎湃。诚如守甫所云,“生活中多了一些可以期待的东西”,然而那时,谁都不知期待的结果将会如何。

随后,第一次以“旧浪潮”之名而行的集体行动在海边展开。三月十六日,一群人前往赤柱BBQ。在此之前,我和格格、周书相聚,闲谈之余讨论了旧浪潮可能的组织性构架。讨论结果是组织简化为Internal(包括沙龙和博客)和External。我们也讨论了在流动性中取得稳定的人员构架,结果类似传统金字塔型,借用港大一般庄的Ex-Co形式,但加入交换学生的coordinator制度。我们将这些意料之外的讨论结果带去了BBQ会议。会议确定了组织名称,接着我们之前的结果讨论了组织和人员构架。定了“旧浪潮”之名,立了Ex-Co人选,组成了编委会,任命了技术支持,明确了exchange在组织中的重要性。海风阵阵中,旧浪潮就那么在艰难的民主当中诞生了。BBQ当晚,随即召开了第一次编委会议。定了例会制度、博客板块、编委职责、发文标准。一切都步入了正轨——且不知这正轨究竟是否我们需要。

DSCN1151(海边会议,格格、石见、浮云)

分页 Pages: Prev 1 2 ...27 28 29 30 31 ...40 41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