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随笔 Diary

海子,及其他

我记得初中的时候,我翻开他的诗集,随便念一个题目,陈昊姐姐都能说出来那首诗的内容。 我记得高一的时候,每天清晨在教室后面的窗口读诗,海子和兰波是我的最爱,那种念着念着就哽咽的情绪不复存在。 我记得我第一次去范美忠那里找他聊天,那时候他还住在老杭外食堂边上,他用带着浓重的四川口音的普通话,给我朗诵了海子、穆旦、里尔克;他还跟我说,不读海子的长诗,是不会懂得他的好的。 我记得高二的时候给初中的小朋友做现代诗的讲座,问小朋友们,觉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什么颜色,有人说橙色,有人说粉红色。过了很久之后,楼老师跟我说,有个孩子因为我那次一个小时的讲座而爱上了诗歌,只是我不知这算好事还是坏事。 我记得离开杭州前往南京的时候,我随身带着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是海子诗集。 我记得三年前在南京的这个日子,我带着真师兄,在一个西藏诗人开的餐厅里面,和一些西祠的朋友一起聊海子;可惜我忘记了他们的名字,而那个诗人名片上的邮箱,早已失效。 我记得即将出发赴港之前,朋友们发来祝福,唯有郭初阳什么都没说,来了一句“只身打马过草原”。 我记得在香港快待满一年的时候,我惊愕的发现我找不到那本诗集了,S.C.看到我的MSN签名之后发了一句消息过来“你把你的精神食粮掉了”。 我记得去美国的前一夜凌晨,我在浮云的房间里,看到Gill的桌上干干净净,右侧方摆着一本很新的海子,我轻轻翻动一下,又按原位摆好。 我记得去年这时候我在美国,收到了Cho从港大的音乐图书馆写给我的长信,关于旧浪潮的那次海子纪念诗会,在夜半的松林废堡;只是我无法还原甚至想像那场景及情绪。 我记得刚过去的冬天,某子陪我去书店买书,我终于想起要重新买一本海子,然而没有找到古老的淡蓝色封面的版本,新买的有韦尔乔的插画,而我并不知道韦尔乔是谁。 这个月初我收到小曦的邮件,附件里是她自己的吉他弹唱,我很久不曾被歌声打动,唱的是他的《九月》。 我最爱的诗,是《麦地与诗人》。 以上,谢谢一路的人,谢谢海子。

媒体实习杂感(大陆杂志)

我是带着很多的假设来到P社的门口的:假设会有记者的带领,假设会有编辑的照顾,假设会有社里的培训,假设会有“学习资料”,假设别人会容忍你是实习生而什么都不会,假设别人会容忍你是非新闻系的而什么都不懂……事实是,所有的假设都被推翻。有本事推开这道门的人,就被默认有本事带着选题与大脑走出门去,独立采访与写稿,并且为自己的文字负责。 一个月可以做什么?是的,连头带尾,我只有短短的一个月。离港之前,Tina从P台总部给我拿回来一本P刊,打开来对我说,“呶,实习生可能就只能做做前面这种国际新闻摘要啥的”。去P社之前,我的目标也并不远大,只想看看媒体内部的原生态,有机会的话多跟老记者出去跑跑,见见人,便好了。可惜后来的情况是,一来老记者极少出现在办公室要跟他们说句话都不容易,二来好的记者一出去跑就跑出北京了,哪能再带个小跟班呢。一周之后,我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的expectation:“两周内希望能协助完成两个选题,独立完成一个选题。最后一周争取到广告或者市场部门观摩学习整个市场运作。走的时候,能够深交两到三个记者。”最后一周的期望没有实现,因为后来帮忙的选题太多了。不如列一下我参与过的题目: 日期 题目 记者 参与部分 8.1 某新型搜索引擎 S 联系公司总部,邮件采访 8.6 索尔仁尼琴逝世 Q 查资料,翻译索老演讲大意,查个别相关英文新闻 8.7 – 18 跨国公司商业贿赂 SH 采访律所查找类似案例,采访跨国公司人员的看法 8.13 – 14 新疆恐怖袭击 D 搜索三十年来外媒相关报道,并翻译写作思路 8.15 – 23 中国体制改革 S 学者专访 8.15 – 31 季羡林专访 Q 查找相关资料,看季老的书,找采访突破口,设计问题 8.20 某能源问题 S 采访能源方面的专家意见 8.25 – 31 福建腐败案 Z 采访部分相关律师,以及相关学者的看法 8.26 – 29 工商改革,两费停征 S 设计写稿思路,采访民间意见 总的来说,这是不断摸索、不断学习的一个月,也是不断克服自身弱点、不断抵抗时效压力的一个月。Nov陪着我跑到西单图书大厦买了《当代媒体新闻写作与报道》《中国式调查报道》等等的书,常常一边看一边设计采访;采访别人的时候被“我不知道、我没意见、对不起我不想说了”给挡回来过,也被公关部门礼貌的糖衣炮弹给挡回来过;有很想去的采访临时被勒令不准去了,也有因为英语好被派过来推不掉的任务;每天晚上Nov乐呵呵的对着电视看奥运会,我对着电脑查我的资料准备我的采访,偶尔还会因为压力大而发脾气,好在Nov还算容忍我。奔波于广安门与建国门之间的时候,我在弥漫着人们汗味与早餐香味的地铁中反省自己的各种假设与选择。 […]

北京,北京

我的北京,我的八月,熙熙攘攘而又空空荡荡,如同深夜里打不到车的长安街。 1 快要离开之前,V发短信来说,这周六带你去长城吧;我无奈的说,恩,不行,得加班呢,采访。我的北京没有长城,没有香山,没有鸟巢,没有。有的是大栅栏边上那条不知名街上的番茄牛肉面以及面馆四周墙上破破烂烂却极其有神的京剧脸谱,有的是午后的后海边上那些游泳的孩子和下棋的老人,有的是地坛里边的荫绿、静谥、斑驳阳光,有的是圆明园的残荷以及边上练武的少年……当然,还有自家茶几上的凉拌黄瓜、炒青菜、手撕茄子、番茄蛋汤。至于那咫尺之外的狂欢,则依然停留在电视上以及想像中,只是稍稍还渗透在点点滴滴当中:头顶的蓝天、空城的坦荡、故友的谈话、地铁的喧闹、公交的恐慌……我只单纯的希望我可怜的笔记本没有因为过了太多次的安检而折寿太多。 2 直入某住宅区的内部,打开厚重的铁门,过道尽头掀起帘子,才是猜火车咖啡馆。没有熟人带着,我是决计找不到这方天地。几大片的书架,零星熟客散坐着,墙上的沙龙活动照片肆意潇洒,Z叔叔一个个点着帮我认:“瞧,这是XX诗人,这是XX作家,嘿,这儿还有个XX画家,好久没他消息了”。我在里屋昏黄的灯光下磨咖啡,那个虹吸管子隐隐约约让我想起来高中时候失败的物理;外头在播侯孝贤的片子,一圈的沙发上蜷缩着专注而慵懒的人们。诗歌、文艺一旦与地下、隐蔽这些字眼联系起来,就仿佛多了一层天然的骄傲,决然的表明了不与学院派、体制内同流的趣向。至于商业化的798,则已然是另一个问题。 3 我和小Z匆匆赶到的时候,桌上还散放着水果和啤酒,人零零星星的,互不相识。有一只玩具一样的小狗睡眼惺忪,还有两只猫精神抖擞的在院子里蹦达。天黑了节目才正式开始,一桌子的人表情不一:稚气或痞气、严肃或调侃、主持或旁观、友善或抗拒。有络腮胡子,有文弱白脸,有唱歌的美国黑人,有策划的荷兰导演,有在国企管电脑的,有靠演出吃饭的:每个人背后都有着一个或许足够令人不安的故事,如同我与小Z这样的体制内好学生则瞬间成为异类。X那受伤包扎的左手一直藏在敞开的衬衫里边,嘴里喃喃:美国人动枪,他们动刀,都一样,只是他们现在老了,不再自己动手。我一直沉默倾听,因为我知道并没有太多的机会让我听到这些言语:这些粗糙而真实的言语,这些从小不愿与体制妥协的言语、这些直率而戏谑的言语、这些坦诚却消极的言语;透过这时不时穿带着脏话的声音,我真真切切地看到那仇视、饥饿与悲伤后边的认真与爱,无论这份爱的对象是音乐、自我还是其他。我热爱并尊敬那伤口背后的每一个故事,在他们面前,华尔街和常春藤的人,拥有的骄傲又是多么的苍白。 4 H老师邀请,C老师做东,在一家贵州饭馆聚餐。来了一圈70后副主编,新闻周刊、新京报、青年报、南方人物周刊,加一个从某500强离职不久出来自由撰稿的长发男中年。北京圈子习惯称老师,于是我也成了M老师,有些诺诺加脸红。新闻人相见,话题自然从中宣部的电话开始。几轮消息互通下来,原先不认识的也熟捻了八成。一些之前担心的觥筹交错没有实现,70后们相聚,对怀旧的热情高于对酒精的热情,整个饭局缭绕着一种八十年代的气息,言谈间的关键词居然是诗歌。席间说到当年的那些人,提及北岛,不知道哪位感慨了一句“可不是,他还在写”,突然间其余人都静默了,空气里飘着一缕难言的敬意。“来,为奥运早日结束而干杯!”缅怀终究被拉回尴尬的现实,正如长发男中年在念叨陈敬容的同时,更希望因为地下室清空被赶走的小青年们快点儿回京,这样他家楼下的小饭馆才能正常营业,以解决他的三餐问题。 5 S是我走进杂志社的时候,第一个与我说话的人。这是个P大政治硕士毕业的书生,儒雅、文弱,金丝框眼镜背后是一双温和沉静而偶尔闪光的眼睛。南方人的内敛与中庸掩盖了太多骨子里的风流倜傥,而烂漫情怀被文字下的宏大叙事以及儿子的奶粉压住。被周围人问及问题的时候他总是笑眯眯的轻声回答;评刊会上面对众人的表扬他一声不吭;选题会上总是扔出一连串的重磅题目,然后一个一个的通过,结果就是很多记者一个题目没有他却一个星期要做四五个。他用古董式的通讯录,被我调侃的时候微微皱眉笑的很尴尬,然后略略侧过身去躲着我的目光找到我要的人把电话给我,还跟我解释说,这个其实说不出太多电话采访就可以,那个很认真会好好准备你的问题,云云。他会一个星期有三天穿那件粉红色的POLO衫,然后又被我调侃,然后脸红的解释说忙乱中只好抓起一件衣服就出门。他会把一个背景资料整理好的文档传给我,问我觉得稿子框架该如何定;他会把我做好的采访录音带回家去听,然后从粗糙的30分钟里面挑出2分钟的话写进文章里;他会把写好的稿子给我看,问我怎样修改会更好一些——种种都让我常常忘记自己身为一个实习生的身份。在外交公寓前边那静悄悄的林荫道上,我们说起Joseph Chan以及T大的教授,谈到政治学领域的重要figures,更多的是沉默——令人安心而温暖的沉默,在零八年夏末的某个夜。

分页 Pages: Prev 1 2 ...5 6 7 8 9 10 11 12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