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信筏 Letters

给佳米的信,片段

1 我已经很久没有和别人写邮件了,更何况这样需要动脑筋的邮件。我不太表达,是因为总觉得自己的思路不清,也不深,无甚特别之处,于是还是耐心读书,认真学习,默默地提高自己,觉得如此更为重要。所谓的半瓶水晃荡,我不希望自己也是那样。读书也并不是很系统,政治类的读得更少。是这学期听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一个课,才终于对这条线有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学习和理解,但还是很肤浅,不能用。究个人兴趣而言,毕竟还是更偏文学,偏诗性。只是在这样一个国度,在这样一个社会,文学不成其为文学,诗歌不成其为诗歌,一切都污浊了。 只有在我沉浸在神的国度的时候,才能得到些许的平安。读书缺了指引,倒是很容易误入歧途的,或者走很大的弯路,这是我一直很担心的。所以,有人带领,或者有人一同学习,相互切磋,实在是一种很好的状态。大学里是一个很好的读书的环境,我想我们真的要好好把握这不长的几年时间。工作之后,静心读书,怕将成为一种奢侈。 要系统地表述自己的成形的思想,对于我们来说,还太早。没有吸收足够的精华,我们的表述是无法达到目的的。所以,要保守我们自己的心,然后去学习,学习! 2 关于《阅读》。我们当初办刊,其实就只是为那少数可能为这刊物所动容所影响的人而办。当我去老师们那里寻求意见的时候,一个老师却和我说,太艰深了,应该做《读者》这样的风格。我当时很无语。我也把《阅读》借给了同学,但似乎也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 《阅读》毕竟只是昙花一现,这样的理想主义之火炬,在号称思想自由的杭外,毕竟也是无处继承。比较欣慰的是现在的高一已经有了几个不错的小思想者,也就是你所说的具有理性的人。 3 当你听到一个小孩子很义正言辞地用政治语言来评判生活琐事的时候,不觉得这个国家很恐怖么? 偶尔自己也会犯一元的思想错误,但逐渐的在修正自己。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习惯了理性,应该是在高中的历史学习过程中,发现了原来历史只不过是史学界的成王败寇,发现了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发现了所谓的历史真实是几乎不可能达到的。于是乎颠覆了曾经一贯的思维,开始学着去怀疑。随着对文-革、陆肆的逐渐了解,更加渴望达到最大程度的真实——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当下,真实的生活。这应该是一个社会的常态,正如你所说的,一个理性的人应该是一个公民的常态。所以,知识分子们称中国社会是一个病态社会,是完全不为过的。我想一个当代的学子、学者所要做的,是摸清这病态背后的机理,并努力使它回归到健康的状态,仅此而已。只有这样,娱乐才能是真正欢快的娱乐,文学才能是真正博大的文学。这是我们的方向,这是我们在实现自己个人的幸福的同时需要去完成的一个使命。或许它很沉重,但我们不孤独。如果无法借用老毛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至少我们要保证火种的继承和延续。这就是我和你所说的,我们已经抗在了肩上,很难也不能放下的责任。 4 觉得用一种美学的眼光来看世界会真的很不一样。其实很多的角度都是很迷人的,比方说从哲学,或者说从信仰。换一种眼光或许是重新唤起生活热情的最简单的方法。 很多时候,让我们保持一颗诗性的敏感的心吧,它可以帮助我们在这个时代活得些许从容。 诗歌是一种再美不过的语言。而我还没有能够将它很好的把握。写诗于我已经成为历史,只是读诗依然是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失眠的夜里,我总是抱着海子,那些锐利的忧伤有着让我安静下来的魔力。可惜,poetry is what get lost in translation,这让我们无缘于世界上其他许多的迷人与美丽。 很多人都羡慕我的朋友圈子,但其实若让我每天坐在枫林晚里面,整理整理书,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状态。Get busy living,有时候似乎也只是一种很无奈的选择。所以晚上聊天时我与一个朋友说,get busy living与get busy dying之间的界限,其实也并不明显。我们的生活被太多东西所束缚着,慢慢的就没有了梦想,没有了眼泪。这样的苍白是多么可怕。这也可以说是我热爱诗歌的原因。诗歌的王国处处是绽放的花朵,即使死亡与毁灭也可以安详美丽,在弥漫的馨香中。说得简单一点,诗歌就是我的救命稻草。有机会的话,你也读读诗吧。它能让我们沉静。

写给亲爱的老妈

老妈,还记得初二时候,我写的一首诗吗: 母亲 (一) 假如我是一只鸟 母亲就是广阔的天空 假如我是一条鱼 母亲就是浩瀚的海洋 无论我到哪里 母亲总是我心灵的家乡 (二) 我要星星做铃铛 母亲轻抚我的脸庞 我要月亮当气球 母亲轻捋我的黑发 我说我冷了 母亲忙把天空当作斗篷 披在我肩上 虽然我知道,从文学角度讲,这首诗太过稚嫩,乃至笨拙。但我也知道,所有的诗歌里,你最喜欢的,一定是它。 有时候你看着我,看着一不小心就长大了的好像有点陌生的女儿,一定在想,当年那个专挑半夜时间哭闹的小娃娃,怎么就成了现在这样了呢。老妈,我很想好好的回忆成长的细节,结果发现记起来的全都是碎片,每一片里面,都有你的影子。 小时候学珠算,是老妈手把手教的。学认字,是老妈给做的卡片,卡片上,是老爸用毛笔写的字。每天认几个字,隔几天检查;慢慢的我在入学之前就会了几百上千个字。第一次写日记,我记得我在一张小破纸上记了一句话“今天我玩了吊床”,那个吊床,小小的,红色的,是老妈亲手编织的,是我休息的地方,是我和姐姐玩耍的最佳道具。小时候爱听老妈讲故事,把那套世界童话一个一个的讲,还录下来,等妈妈不在的时候,一个人放了听。老妈的声音脆脆的,很好听。 上了小学,离家很近,但一开始,若不是跟着姐姐,都是老妈接送的。有一次犯懒,要老妈背,实在强人所难的我结果在邻居家门口结结实实的从老妈背上滑到了地上。后来终于有一天许了我一个人走,结果那个远远跟在后面若隐若现的老妈,还是被我发现了。到了二年级要开始写作文,写不出来的时候,便是我坐在桌前,老妈在边上一边做家务一边说一些句子,我负责将它们写到我的作业本上,然后过几天负责将被当作范文的老妈的口述作文在全班同学面前读,尽管那几个“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已经不知道被用了多少遍。 到了休息天,只要老妈不上班,就要带我出去玩的,经常是和宁宁一起。我们两个就这样一起玩大的,玩到了我终于离开了杭州,玩到了他晃到了一米八以上。每次出游回来,必然是要写日记的,慢慢的,也就爱上了码字。二年级以后的休息天,开始学画了。学画是自己的愿意,但辛苦的还是老妈。从联系学校,到买颜料画笔,到来去接送风雨无阻,两年多一直都没有间断,直到我长大了似乎可以让她放心让我一个人出门。 三年级读完以后转学,那个暑假,老妈和我都很辛苦,我们一起在学数学,以弥补两个学校之间的教学落差。幸运的是很快就在新的学校取得了比原来好得多的成绩,有了很多的新朋友。五年级读完以后去上数学家教,第一次考了42分差点被老师赶出家门,结果是老妈和那牛X老师好说歹说才把可怜兮兮的我留了下来。幸好之后又很争气,从一个小蒂头迅速窜升为种子,还是品质优良的。但在这期间,老妈光是给我抄数学题目,就废了好多打纸,直到我把那本杭外题集全都做完。 杭外六年浑浑噩噩的就过来了。到了高三,我辛苦,老妈比我还辛苦。平时要帮我看各个大学的资料,到了周末要给我做一些好菜送到学校,看着我吃完,然后又带着我换下的衣服,坐很久的公交车回家。后来考港大,也是老妈去的招生咨询会,带回了报名表。后来的笔试和面试,都是老妈陪着的,一直在外面等我考完。录取的消息出来,老妈比我还高兴。 写到这里感觉真的很平淡,但是我知道老妈一定读得很开心。我就不抒情了免得一会儿你掉眼泪了还怪我,呵呵。老妈母亲节快乐,要开心地爬山,开心地炒股,开心地看书,开心地听阿六头说新闻,开心地和老爸一起分享一桌好菜,开心地看完这篇文章然后乖乖发短信告诉我就说你很开心:)

沈君生日赠诗

生在秋的尾巴上 秋奔跑 日子飘摇 拥抱 青春年少 快车驶向远方 远方载着 故人的笑 乐哉喜哉 幸福无尽 岁月娇好

分页 Pages: Prev 1 2 3 4 Next